存款利息变少,该如何调整资产配置?

又有银行降低了定期存款利率。

数天之前,家住河北的何先生在存单到期、前往银行进行转存时发现,和春节期间相比,该银行多个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都进行了不同幅度的下调。

“年前来存时,一年期的利率是2.25%,现在只有2.10%了。”何先生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进入4月以来,全国多个省份的中小银行都对定期存款利率进行了调整,主要涉及城商行和农商行等,下调幅度不一,普遍在10个到30个基点之间。

定期存款利率为何会下调?存款利息变少,居民、特别是偏好存款产品的居民,个人资产配置策略应该如何调整?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今天邀请到了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和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请专家们一起来聊一下储户最关心的存款与利息。

01定期存款利率为何会下调?

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此番地方中小银行调整定期存款利率,是应对净息差收窄挑战的主动选择。

对于银行来说,负债业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存款负债又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这就使得很多地方中小银行将存款立行观念根植于心,随之形成的是较为粗放的管理理念——更多关注存款的稳定性、看重“开门红”,但对存款定价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

然而过去一段时间,银行资产端贷款平均利率水平下行较快,加之愈加激烈的同业竞争,让地方中小银行调整存款利率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

“过去几年,人民银行改革完善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并推动改革效能充分发挥,形成了‘市场利率+央行引导→LPR→贷款利率’的传导机制。目前,新发生贷款利率已基本参考LPR定价。”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LPR改革以来,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大幅下降,进而推动实际贷款利率明显持续降低。

业内专家表示,相较于贷款利率而言,存款利率定价的粘性更强,因此,存款利率的调整就相对缓慢。加之在传统经营理念之下,地方中小银行对规模扩张的需求偏好明显,而存款规模又是资产规模扩张的基础,致使很多地方中小银行因为担心影响负债资金的稳定性,不敢进行存款利率调整。

“贷款利率下行较快,存款利率下行相对慢,净息差持续收窄,给整个银行业都带来了压力,特别是中小银行。”曾刚表示,去年4月和9月,国有大型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存款利率调整,为地方中小银行降低存款利率创造了空间。

因此,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地方中小银行开始跟进调整存款利率。出于降低平均资金成本目的的地方中小银行,在着手调降存款利率时,首先“瞄准”的一定是付息率较高的定期存款。

“存款利率下降,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进一步推动银行降低实体经济实际融资成本。”董希淼表示。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实际融资成本的降低,将持续利好实体经济发展,也有助于国民经济企稳回升。

02未来应该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受访的业内专家普遍表示,随着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和有效融资需求回升,银行体系对资金需求量将有所增加,存款利率有望保持基本稳定。尽管如此,但从长期看,市场无风险利率下降是大势所趋。

“对居民个人而言,如果资产配置中中长期存款较多,那么收益率可能会有所下降。”董希淼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专家建议,原则上,居民资产配置要遵循个人风险偏好并参考市场环境。

“存款利率和其他投资利率,都取决于市场供求状况,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居民需要适应宏观环境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投资策略的选择。”曾刚表示,“需要明确,在市场整体无风险利率较低的情况下,很难再去追求以往的高收益。”

因此,居民要平衡好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如果希望获得较高收益,那么必须承担更高的风险;如果不希望承担较高风险,那么应该接受较低的收益。”董希淼表示。同时,他还建议,居民如果追求稳健收益,在存款之外,可以适当配置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及货币基金等。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